新加坡十大景点介绍英文翻译(新加坡的象征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新加坡十大景点介绍英文翻译的一些知识点,和新加坡的象征有哪些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新加坡有几个动物园
  2. 请告诉我关于新加坡的有关知识
  3. 去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旅游,你会选择那些旅游景点
  4. 新加坡的象征有哪些

新加坡共有两个动物园。新加坡的两个动物园分别是新加坡动物园和沙雕动物园。新加坡动物园是一个非常大的动物园,拥有多个展示区域,包括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地区,有约300多个不同种类的动物。沙雕动物园则是一个比较小的动物园,主要是展示一些海洋动物和沙漠动物。新加坡动物园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动物园之一,是很多游客到新加坡旅游必去的景点之一。此外,新加坡还有一个著名的水族馆——海洋馆,也是值得一游的地方。

新加坡

他们那里的人很少在家做饭,不像咱们中国是的天天都炒菜

他们一般都去外面吃

他们那是法制国家,注重环保

所以没有口香糖,香烟,酒这些东西价钱都很贵,在他们那算奢侈品

在他们那一定不能乱仍垃圾,随地吐痰……

不然会被抽辫子的,那个辫子是沾上马尿……什么的

一鞭子抽在你屁股上,你这一个月都做不下

他们那90%的人都是华人后裔,他们那边虽然说英语,但是普遍都会中文

所以沟通一点都不费劲

他们那里的中餐可是很不好吃的

新币和人民币的比大概是1:5

他们那段东西相对中国来说就贵了,一个麦当劳的汉堡要折合人民币25元,一个小可乐也要折合人民币10元呢

新加坡共和国为一城市岛国,位于马来半岛南面,由新加坡岛及其附近小岛组成,地当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北与马来半岛隔1.2千米宽的柔佛海峡,有长堤相连,可通行汽车和火车,总面积为647.5平方公里。

居民中华人占77%,马来人14%,印度人7.6%,其他民族1.4%。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马来语为国语,英语为行政用语。根据新加坡1995年的家庭人口普查,年龄10岁以上表明有宗教信仰的新加坡居民占总人口的85.5%,主要信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印度教。

古称淡马锡,8世纪建国,属印尼室利佛逝王朝。18至19世纪是马来亚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一直是英在远东的转口贸易商埠和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基地。1942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次年划为直属殖民地。1959年新实行内部自治,成为自治邦,英保留国防、外交、修改宪法、颁布“紧急法令”等权力。1963年9月16日并入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同年9月成为联合国成员国,10月加入英联邦。

经济以转口贸易、金融、航运业为主,还有石油提炼、石油化学、建筑、造船、纺织、橡胶、食品罐头等工业。旅游业也很发达。财政主要靠转口贸易维持。转口石油、橡胶、锡、纺织品、植物油等,进口粮食、食品及生活用品。交通发达。行政中枢新加坡(市),是东南亚最大海港,附近国家所产的锡、橡胶、石油等大多经此转运,也是联系亚、欧、大洋洲的重要国际航空中心。有造船、橡胶、食品等工业。

其它

重要节日:国庆日8月9日。斤盖伊节,农历年的岁末。

与我国建交日:1990年10月3日。

货币:新加坡元。

时差:比格林尼治时间早8小时;与北京同一时区。

国花:兰花(卓锦、万代兰)。

国徽格言:前进吧,新加坡。

国名释义:马来语意为“狮子城”。古称单马锡,意为“湖泊、海城”。

民俗:有公历、中国农历、印历和马来历多种历法,依各种历法有禁食节、大宝森节等多种节日。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般+木)那乘船到达此岛,看见一头黑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遂有“狮城”之称。新加坡是梵语“狮城”之谐音,由于当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过去华侨多称其为“息辣”,即马来语“海峡”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将之称为星洲、星岛的。

独立日:8月9日(1965年)

国旗:由上红下白两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长与宽之比为3∶2。左上角有一弯白色新月和五颗白色五角星。红色代表人类的平等,白色象征纯洁和美德;新月象征国家,五颗星代表国家建立民主、和平、进步、正义和平等的思想。新月和五颗星的组合紧密而有序,象征着新加坡人民的团结和互助的精神。

国徽:由盾徽、狮子、老虎等图案组成。红色的盾面上镶有白色的新月和五角星,其寓意与国旗相同。红盾左侧是一头狮子,这是新加坡的象征,新加坡在马来语中是“狮子城”的意思;右侧是一只老虎,象征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之间历史上的联系。红盾下方为金色的棕榈枝叶,底部的蓝色饰带上用马来文写着“前进吧,新加坡!”

国歌:《前进吧,新加坡》

国花:以一种名为卓锦·万代兰的胡姬花为国花。东南亚通称兰花为胡姬花。卓锦·万代兰是由卓锦女士培植而成,花朵清丽端庄、生命力特强,它象征新加坡人的气质和刻苦耐劳、果敢奋斗的精神。

国家政要:总统纳丹(S.R.Nathan),1999年9月1日就任,任期六年;总理李显龙(LeeHsienLoong),2004年8月宣誓就职,2006年5月再次当选,5月30日宣誓就职;内阁资政李光耀(LeeKuanYew),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长期担任总理,1990年11月辞去总理职务,改任内阁资政。

重要节日:华人新年:每年1月或2月的农历新年;中秋节:农历8月15;开斋节:回历10月新月出现之时;泰米尔新年:4、5月间;大宝森节:泰米尔历的1、2月间;蹈火节:10、11月间。卫塞节:5月的月圆日;圣诞节:12月25日;复活节:3月21日月圆后的周日。

首都:新加坡市(SingaporeCity)

自然地理: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它由新加坡岛及附近63个小岛组成,面积699.4平方公里,其中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88.5%。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4-27℃。

新加坡风光绮丽,终年常绿,岛上花园遍布,绿树成荫,素以整洁和美丽著称。全国耕地无几,人口多居住在城市,因此被称为“城市国家”。

人口:公民和永久居民为355.4万,其中多数为华人。华人占76.7%;马来人占13.9%;印度人占7.9%,其他种族1.5%。马来语为新加坡国语,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英语为行政用语。主要宗教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

简史:古新加坡古称淡马锡,公元18世纪至19世纪属于马来西亚柔佛王国。1824年新加坡沦为英国殖民地,二战期间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对新加坡的殖民统治。1959年,新加坡实现自治,并在1963年9月并入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同年9月新加坡成为联合国会员国,10月加入英联邦。

政治:宪法规定:实行议会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元首,由全民选举产生,任期6年。总统委任议会多数党领袖为总理。总统有权否决政府财政预算和公共部门职位任命;可审查政府行使内部安全法令和宗教和谐法令所赋予的权力以及调查贪污案件。总统顾问理事会受委向总统提供咨询与建议。总统在行使某些职权,如主要公务员任命时,必须先征求总统顾问理事会的意见。总统和议会共同行使立法权。议会称国会,实行一院制。议员由公民投票选举产生,任期5年,占国会议席多数的政党组建政府。

新加坡金融区经济:新加坡自然资源贫乏,经济属外贸驱动型,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高度依赖美国、日本、欧洲和周边国家市场,外贸总额是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倍。新加坡经济曾长期高速增长,1960年至1984年间GDP年均增长9%,成为亚洲经济“四小龙”之一。1997年,新加坡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但影响并不严重。最近几年,新加坡经济呈增长势头。经济以五大部门为主:商业、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交通和通讯业。工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制造业产品主要包括电子产品、化学与化学产品、机械设备、交通设备、石油产品、炼油等部门。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家禽饲养和水产业。粮食全部靠进口,蔬菜自产仅占5%,绝大部分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进口。服务业为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包括零售与批发贸易、饭店旅游、交通与电讯、金融服务、商业服务等。旅游业是主要外汇收入来源之一,主要景点有圣淘沙岛、植物园、夜间动物园等。货币名称:新加坡元(简称新元)

新加坡:圣淘沙音乐喷泉;鱼尾狮;等等。2天。

马来西亚:吉隆坡双峰塔;国际清真寺;布特拉再也;云顶;马六甲;槟城;等等;5天。

泰国:人妖;大皇宫;玉佛寺;五世皇行宫;马车博物馆;大城皇朝;古城废墟;大佛寺;芭堤雅;等等;5天。

国家象征鱼尾狮像新加坡著名的鱼尾狮像就坐落于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该塑像高8米,重40吨,狮子口中喷出一股清水,是由雕刻家林南先生和他的两个孩子于1972年共同雕塑的。狮头鱼身坐立在水波上的鱼尾狮,其设计概念是将事实和传说合二为一:狮头代表传说中的“狮城”新加坡。鱼尾象征古城“淡马锡”,代表新加坡是由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

滨海艺术中心、政府大厦、高等法院、维多利亚剧院、莱佛士铜像等等,为游客必到之处。

新加坡十大景点介绍英文翻译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新加坡的象征有哪些、新加坡十大景点介绍英文翻译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本文地址:https://www.chun-sheng.com/kejizhishi/11503.html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